首页> 中文期刊> 《电影评介》 >英语比兴用法与英美电影插曲的艺术传播效应分析--以《毕业生》插曲《斯卡波罗集市》为例

英语比兴用法与英美电影插曲的艺术传播效应分析--以《毕业生》插曲《斯卡波罗集市》为例

         

摘要

一、汉语比兴用法比是比喻,兴为寄托。对此,宋代朱熹有比较准确的解释。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被比喻的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兴两法在我国诗歌创作中源远流长,从《诗经》起就已开始运用。儒家诗论把比兴列为风、赋、比、兴、雅、颂"六义"中的两种。

著录项

  • 来源
    《电影评介》 |2015年第20期|108-109|共2页
  • 作者

    魏美华;

  • 作者单位

    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