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音乐文化研究》 >主体性作为精神自由的呈现:贝多芬的'突现'主题

主体性作为精神自由的呈现:贝多芬的'突现'主题

         

摘要

贝多芬在音乐上关于"思想帝国"的概念强烈地暗示了在虚拟能动性的范畴下更为广泛地进行理论阐述的内容,也就是有关音乐暗示一个虚拟世界的能力.在这个虚拟世界中,虚拟行动体、能动者、行动者,以及最终的一个虚拟主体性都能够得以呈现或上演.在简要剖析了贝多芬关于精神自由的思想后,分析了以下作品的开始主题:作品10,第二首;作品14,第二首,作品18,第5首;作品22;和作品31,第3首.这些主题不仅通过它们在姿态上的活力暗示了虚拟能动性,而且还通过一些方式进一步摆脱了对乐句、超节拍、动机和音乐话题展开的常规期待,这些方式隐含着一种突现的精神自由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种更深层的虚拟主体性.这种虚拟主体性的呈现能够帮助解释贝多芬在探索非传统乐句结构时的表现性动机,这一探索过程在他的第一个风格时期中就已经全面展开.最后,从这个角度对作品110的开头和结尾作了一个简短的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