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加速康复外科策略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

加速康复外科策略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策略优化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对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北京朝阳医院行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年龄18~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加速组和常规组(n=45)。加速组采取全身麻醉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及多项优化措施进行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常规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管理方案。分别于术前1 d、术后24 h和术后48 h采用40 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综合评价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检测术前和术后24、72 h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和寒战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地时间、恢复普食时间、术后住院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加速组术后24、48 h时QoR-40量表评分[M(Q1,Q3)]为175(171,179)分与185(183,189)分,均高于常规组的162(160,167)分与180(179,183)分(均P&0.01)。2组患者术后24、72 h CRP均较术前升高,加速组术后24、72 h CRP分别为(13.4±6.3)、(6.7±2.5) mg/L,常规组分别为(39.8±18.0)、(16.6±8.6) mg/L,常规组升高幅度高于加速组(均P&0.01)。加速组术后恶心严重程度评分为0(0,2)分,低于常规组的3(0,5)分(P&0.01);术后24 h内加速组呕吐、寒战发生率分别为8.9%(4/45)、11.1%(5/45),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6.7%(12/45)、31.1%(14/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加速组和常规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14±6)、(25±10) h,下地时间分别为6(6,13)、21(19,27) h,恢复普食时间为1(1,2)、3(2,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加速组术后住院时间为7(5,11) d,较常规组的10(7,14) d明显缩短(P&0.01)。加速组和常规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8%(8/45)、37.8%(1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ERAS策略对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管理进行优化,可减轻患者不适,降低手术应激,改善术后早期恢复质量。

著录项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