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天府新论》 >从重释到解放:马克思主体理论的逻辑变革

从重释到解放:马克思主体理论的逻辑变革

         

摘要

马克思的主体理论实现了对启蒙传统中主体性原则的双重变革。站在唯物史观的理论地平上,马克思通过考察一定的物质生产实践确证人的主体性。从“认知主体”到“现实的个人”的转化,意味着马克思实现了对主体内涵的重释。当马克思的理论聚焦从历史中的“物质生产一般”转向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价值增殖运动时,其主体理论的核心关注又展现出另一面向,即从解释“谁是历史中的主体”,转向揭示资本逻辑下“主体退场”的客观境况。解放主体的当代建构者不论是从意识形态批判的角度寻求象征秩序“断裂”的革命契机,抑或是从“绝对精神”之外的非理性因素中确定革命主体,无疑都偏离了马克思界定解放主体的核心思路,即揭示被资本主义的商品交换规律掩盖的阶级对立。马克思实现主体理论变革的非凡意义在于对人类生存的真实境况与解放命运的关切。不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以及当代激进左翼学者重塑主体的尝试是否成功,他们的理论意图都既显现了马克思主体解放宗旨的当代延展,也说明了马克思对于资本逻辑下主体解放必然趋势判断的科学性,即不论作为解放主体的经验存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只要资本追求无限增殖的本性没有改变,居于资本内部的否定性主体力量就不会消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