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新丝路》 >今天纪念张季鸾,我们应该记住什么?

今天纪念张季鸾,我们应该记住什么?

         

摘要

cqvip:张季鸾,榆林人。曾任《大公报》总编辑和主政言论15年,去世后,国民政府给予“国葬”礼遇。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对他都做出极高的评价。毛泽东称他“团结抗战,功在国家”,周恩来夫妇及董必武称誉他为“文坛巨擘,报界宗师”。蒋介石称他“一代论宗,精诚爱国”。国民认为,张季鸾为“民国陕西三杰”(另两人为李仪祉、于右任)之一,是影响了中国和世界新闻史的杰出报人。在西安长安的张季鸾陵园,历经70多载,从兴到衰,惨遭破坏。2014年,榆林方面将张季鸾骨骸迁回安葬并新建了纪念馆及季鸾公园。既然张季鸾先生是“历史的、民族的”,我们纪念张季鸾须突破“狭隘的、物理的、时空的”观念,秉承其思想中积极的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恪守马克斯主义新闻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