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历史进程中的传统作曲技法的衍生(下)——关于赵晓生《传统作曲技法》的研究

历史进程中的传统作曲技法的衍生(下)——关于赵晓生《传统作曲技法》的研究

         

摘要

三、关于《传统作曲技法》的教学设计 《传统作曲技法》这部著作共有8编、24章、52节。其中论及外国作曲家31人的144部作品及中国作曲家30人的52部作品,共410个不同风格或类型的作品,13份具有指导意义的释义性图表,所例举的作品在时间上横跨巴洛克时期至20世纪,其中对古典时期的作品做了较为集中的探讨(可以看到赵先生探讨“传统作曲技法”在“时间”上的定位)。可以说这是一部体系独特、上下通达、中西相融、教学两益的综合性作曲教科书。如果付诸于教学,那么著作在章节内容的安排上势必注重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进入这本教科书教学之前,学生应当已掌握了全面的基本乐理、传统和声、二声部对位等基本知识)。我们看到,从单线条写作出发,从旋律形态到调式交替,到节奏模型,然后进入为一件、两件乐器写作,再进而强调组织方式,从前奏曲、歌曲等简单结构进入变奏曲、奏鸣曲等高级结构,除了管弦乐写作外,《传统作曲技法》几乎涵盖了作曲教学的所有内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