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盆地后期改造中油气运散的效应--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生界漂白砂岩的形成

盆地后期改造中油气运散的效应--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生界漂白砂岩的形成

         

摘要

国内外不同时代砂岩漂白现象的研究表明,漂白砂岩形成均与有机流体的参与有一定联系.因而,可将其作为烃类曾经运移、聚散的线索,预测在其附近可能有(古)油、气藏存在或遭改造破坏.鄂尔多斯盆地在后期改造过程中油气赋存状态发生了重新调整.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生界漂白砂岩的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分析和岩石学特征研究,初步确定该区漂白砂岩形成于酸性还原环境.其岩石学特征主要表现为较高的高岭石含量及黄铁矿含量,同时氧化铁边部颜色较中心浅;主量分析结果证实漂白砂岩的Al2O3含量较高,Fe3+/Fe2+较低;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岩心样品还是露头样品,都存在Eu负异常,均指示了还原环境的特征.综合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生界砂岩漂白现象指示了天然气的逸散作用.

著录项

  • 来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年第2期|233-238,243|共7页
  •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含油气盆地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9;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含油气盆地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9;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含油气盆地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9;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含油气盆地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9;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含油气盆地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9;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含油气盆地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9;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含油气盆地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E112.1;
  • 关键词

    漂白砂岩; 天然气逸散; 中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