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外英语》 >从空间视角解读美国非裔作品中的身份问题--《并非不无笑声》作品解读

从空间视角解读美国非裔作品中的身份问题--《并非不无笑声》作品解读

         

摘要

“哈莱姆文艺复兴”中流砥柱兰斯顿•休斯的长篇小说《并非不无笑声》构建出非裔美国人努力争取平等、幸福生活的一幅图像,揭示了非裔美国人所面临的各种生活困境及探寻自身发展时依据各自价值观做出的不同选择。该文结合米歇尔·福柯和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解读小说中美国黑人种族身份问题和性别身份问题以及所遭受的诸多压迫,试图呈现非裔美国人所构建的种族和性别身份,指出非裔美国人的身份构建既应传承黑人传统文化,又要吸取其他文化中利于族群发展的积极成分。建构一种空间化的文学理论思考方式,对于认识理解当代空间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探究空间背后所隐藏的政治权利、人类行为、文化、生活方式以及道德价值,对处于压迫空间的边缘族裔群体改变空间表象,寻求更好发展有所助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