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故宫博物院院刊》 >希腊鱼尾兽在中国--中古祆教“护佑神兽”图像研究

希腊鱼尾兽在中国--中古祆教“护佑神兽”图像研究

         

摘要

在入华粟特人史君石堂(580)的神异图像中,基座北侧的翼马鱼尾兽极富异域色彩,为中原汉地罕见。本文考索此类鱼尾兽的起源及流变,认为鱼尾兽图像很可能源自古希腊神话海怪“刻托斯”(ketos)。刻托斯作为带有丧葬意涵的图像语汇随亚历山大东征传入波斯、中亚和西北印度,后经粟特人中介来到中国。西方基督教艺术挪用它来表现圣经巨兽利维坦。而中亚粟特纳骨瓮和中国祆教艺术中的有翼鱼尾兽,则被视为接引亡灵的冥府使者(psychopomp),其职能延续了希腊刻托斯的来世寓意。粟特壁画中的有翼复合神兽,则是祆教神佑“灵光”的具象体现。史君石堂鱼尾兽和龙、虎、象组成的四兽与中国的四灵异曲同工,反映了祆教艺术与汉文化的互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