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弧南洼陷低熟油成因分析

弧南洼陷低熟油成因分析

         

摘要

济阳坳陷孤南洼陷低熟油的地质储量可达数千万吨,类似的由沙一段和沙四段烃源岩形成的低熟油在渤海湾盆地普遍可见。以孤南洼陷为例,讨论了低熟油勘探中的有关问题。明确提出判别低熟原油的指标是其C29甾烷的异构化系数(其值0.30~0.35可作为上限值),OEP及Pr/nC17和Pr/nC18可作为辅助指标。低熟原油可以是中等密度的高蜡油,其组分特征是高饱芳比和高非沥比。孤南洼陷生成低熟油的沙一段烃源岩为富含藻类有机质的油页岩,形成于半咸水—咸水、强还原的沉积环境。孤南洼陷低熟油形成阶段的Ro值上限为0.40%~0.45%,相应的深度为2300~2500m;Ro值下限为0.60%~0.65%,相应的深度为3000~3200m。咸水环境由富含藻类的有机质早期生烃,可能是最主要的低熟油形成机制。图2表4参8(邓春萍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