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低渗透非均质油藏二氧化碳非混相驱窜逸控制实验

低渗透非均质油藏二氧化碳非混相驱窜逸控制实验

         

摘要

低渗透油藏普遍存在非均质性严重、裂缝发育等特点,导致二氧化碳驱油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气窜现象.为了研究非均质性及裂缝对二氧化碳驱油效果的影响,建立均质岩心模型、不同渗透率级差的人造非均质模型、高渗透气窜通道模型及裂缝模型4种室内实验模型,用以模拟低渗透储层的非均质性及裂缝发育.利用4种模型依次开展水驱和二氧化碳连续气驱实验,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岩心模型采取相应的封窜体系对二氧化碳实施气窜封堵.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碳连续气驱的采出程度与渗透率级差呈幂函数下降趋势,岩心非均质性越强,气体窜逸现象越严重,气驱效果越差.针对不同非均质级别的岩心,可采用不同的封窜体系实现二氧化碳的窜逸控制.其中,乙二胺体系可用于封堵渗透率级差小于等于100的非均质模型的高渗透层,改性淀粉凝胶与乙二胺体系可用于封堵岩心内渗透率级差大于100的高渗透气窜通道以及裂缝.

著录项

  • 来源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6年第3期|95-100115|共7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院,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三次采油重点实验室低渗油田提高采收率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室,北京102249;

    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院,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三次采油重点实验室低渗油田提高采收率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室,北京102249;

    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院,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三次采油重点实验室低渗油田提高采收率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室,北京102249;

    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院,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三次采油重点实验室低渗油田提高采收率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室,北京102249;

    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院,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三次采油重点实验室低渗油田提高采收率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室,北京102249;

    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院,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三次采油重点实验室低渗油田提高采收率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室,北京102249;

    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E357.42;
  •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二氧化碳非混相驱; 非均质性; 封窜; 波及体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