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人口与经济》 >我国被征地农民就业安置政策变迁及其评价

我国被征地农民就业安置政策变迁及其评价

         

摘要

就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更是民生之本。对于世代以土地为生的农民来说,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赖以谋生的手段,可以说是既失地又失业,生活自然陷入窘境。因此,笔者认为,在征地补偿安置的诸多方式中,就业安置是对于失地农民最大的保障,也是所有保障的根本。一、土地的功能及失地保障目标土地对于我国的农民来说,是赖以维生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他们最后的生活保障。土地不仅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还保障其正常的生活需要。因此,一旦将农民从土地上剥离出来,他们就成了“种田无地,上班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人员”。我国建立失地补偿的目标是,当农地转变为非农地、农民转变为非农民之后,失地农民所获得的补偿应当能够保障其今后生产与生活上毫无后顾之忧。为达到这一目标,治本的方法就是解决农民的就业,从源头上为农民提供长远的保障。失地农民只有有了工作岗位,才能真正解决医疗、养老等保障问题。如果仅仅落实社会保障、不能实现就业,后续收入没有来源,农民的生活条件仍旧无法改善。因此,笔者将失地保障的重点放在就业安置上,关注其制度变迁。二、我国被征地农民就业安置政策变迁的历史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安置政策大体经历了起步、调整、完善和...

著录项

  • 来源
    《人口与经济》 |2008年第s1期||共1页
  • 作者

    李倩;

  •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劳动力;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