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实用癌症杂志》 >小儿腹膜后畸胎瘤的CT与MRI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小儿腹膜后畸胎瘤的CT与MRI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腹膜后畸胎瘤的CT与MRI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小儿腹膜后畸胎瘤患儿62例,分别使用CT与MRI诊断。比较确诊情况、肿瘤位置正确检出情况,分析CT和MRI表现特征,判断联合诊断价值。结果CT确诊45例、MRI确诊49例、联合诊断确诊60例,CT+MRI联合确诊率高于单纯CT、单纯MRI(P0.05);在骶尾部、其他部位的正确检出率上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正确检出率最高的是联合CT+MRI。一般CT表现为肿瘤直径为50~186 mm,平均为120 mm;肿瘤形态各异,主要有53例呈类圆形,其中30例呈椭圆形,伴有分叶征,但具有完整包膜。一般MRI显示囊性区呈现均匀T1和T2长信号;脂肪信号稍短T3信号,但T2信号延长;囊壁和间隔呈等T1信号和T2等信号;钙化病灶则为长T1信号和短T2信号。12例患儿出现囊实性改变,病理为成熟良性,表现为混杂密度和信号。STIR序列呈低信号改变,3例患儿内见脂肪信号。18例患儿肿瘤出现双底信号钙化改变。病灶直径13~189 mm,平均104 mm。联合诊断价值最高,明显高于单纯CT或MRI(P<0.05)。结论小儿腹膜后畸胎瘤的CT与MRI特征存在不同,联合应用能提升诊断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