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颈部肌群平衡调节和训练联合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所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颈部肌群平衡调节和训练联合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所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摘要

背景 颈椎病与颈部肌群肌力失衡、交感神经亢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有效调整颈椎周围肌群平衡、恢复颈椎椎体稳定性、抑制颈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对改善交感型颈椎病所致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探讨颈部肌群平衡调节和训练联合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所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76例交感型颈椎病所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颈部肌群平衡调节和训练,观察组患者给予颈部肌群平衡调节和训练联合超声引导下SGB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降压效果,治疗前后交感神经症状评分、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血流量(F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头晕、头痛、眩晕、耳鸣、心动过速、视物模糊、心悸、恶心呕吐、记忆力下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头晕、头痛、眩晕、耳鸣、心动过速、视物模糊、心悸、恶心呕吐、记忆力下降评分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PSV、EDV快于对照组,椎动脉FV多于对照组,椎动脉RI、PI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PSV、EDV分别快于本组治疗前,椎动脉FV分别多于本组治疗前,椎动脉RI、PI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ET-1、V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ET-1、VCAM-1水平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部肌群平衡调节和训练联合超声引导下SGB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所致高血压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并能有效缓解交感神经症状,改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