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118例疗效分析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118例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IVIG)治疗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临床效果.方法:118例KD患儿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IVIG 0.4 g/(kg*d),连用5 d;B组为IVIG 1.0 g/(kg*d)单次静脉注射;C组为2.0 g/(kg*d)单次静脉注射.观察患儿退热、黏膜充血、多形性皮疹、淋巴结肿大和手足症状消退时间,监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心电图(ECG)和冠状动脉病变(CAL)恢复情况,并对其分析.结果:A组退热时间为2.48 d;黏膜充血时间为3.74 d;皮疹消退时间为3.53 d;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为3.25 d;手足症状消退时间为3.12 d,B、C两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PLT、CRP、ESR三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C两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AL发生率为26.3%,随访1年有86.8%的CAL恢复正常,13.2%未能恢复正常,其中10.5%为IVIG耐药病例;B组CAL发生率为28.2%,随访1年有87.2%的CAL恢复正常,12.8%未能恢复正常,其中10.3%为IVIG耐药病例;C组CAL发生率为26.8%,随访1年有87.8%的CAL恢复正常,12.2%未能恢复正常,其中9.8%为IVIG耐药病例,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低CAL发生率,减轻心血管系统损害,采用1.0 g/(kg*d)单次静脉注射是一种更有效、经济、简便的治疗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