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医学进展》 >免疫环境因子IEF在EGFR-TKIs治疗的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预后价值研究

免疫环境因子IEF在EGFR-TKIs治疗的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预后价值研究

         

摘要

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EGFR-TKIs)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埃克替尼治疗前血清免疫环境因子IEF (immune environment factor)水平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伴有EGF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预后价值研究。方法:收集从2015年6月1日至2020年5月1日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立医院诊断的73例接受了厄洛替尼,吉非替尼或者埃克替尼治疗的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服用TKIs前1~2周完成血常规、肝肾功、凝血功能检测。利用公式IEF = Mon#(10^9/L)Neu#(10^9/L) ×Fibro#(10^9/L)/Lym#(10^9/L)/ALB(g/L),其中Mon#、Neu#、Fibro#、Lym#和ALB分别代表单核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数目,纤维蛋白原数目,淋巴细胞数目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得出IEF值,IEF的最佳临界值将通过ROC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确定,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高IEF组和低IEF组。同时,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Cox Proportional-Hazards Model)分析患者预后预测因素。通过Kaplan-Meier法分析,得出高IEF组和低IEF组患者mPFS (median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根据ROC分析结果,以IEF = 1.066 ×10^17为临界值。Kaplan-Meier法分析:低IEF组的mPFS为18.0个月,而高IEF组的mPFS为8.0个月(P 0.001)。应用Cox多因素回归方法分析显示IEF (HR = 5.215, 95%CI: 2.372~11.464;P = 0.0001),年龄,肿瘤分期,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是应用EGFR-TKIs治疗的EGFR突变型晚期NSCLC患者m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 0.05。同时,COX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IEF值对患者mPFS的影响有意义,均P 0.01。结论:治疗前免疫环境因子IEF水平可作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EGFR突变阳性III-IV期NSCLC患者的预后评价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