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普陀学刊》 >四川唐五代西方净土经变之宝鸟图像分析

四川唐五代西方净土经变之宝鸟图像分析

         

摘要

西方净土经变系四川唐、五代主流佛教图像,其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以摩崖浮雕形式直观地表现了无有诸苦、但受诸乐的西方净土世界景象。宝鸟作为极乐世界的一员,分布于上下左右不同的位置空间,既是西方净土世界物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承担着宣扬阿弥陀佛法音的重要职责。本文选取宝鸟这一连通极乐世界与信众的元素,首先梳理西方净土经典中关于宝鸟的记述;其次,按照从中间到两边、从上往下的顺序,全面梳理四川唐、五代西方净土图像中的宝鸟图像;最后,阐释宝鸟图像的意涵。四川唐、五代西方净土图像中的宝鸟图像依凭净土经典制作,仅出现在完整的西方净土经变中(阿弥陀经变和观经变),大体上呈现由北往南继而由西往东的发展趋势。宝鸟图像最显著的特征可总结为两方面:第一,宝鸟在中轴线上受到着重表现,且左右两边的宝鸟也以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第二,宝鸟与自然环境或往生场景组合出现,且与往生场景组合表现尤为突出。宝鸟图像的功能可归纳为两类:其一,宝鸟作为净土世界自然场景的一部分表现,起到渲染极乐世界庄严气氛和宣说佛法的作用;其二,宝鸟与往生场景组合表现,为往生者宣扬诸种法音,助往生者早日消除罪障,在净土世界的七宝池中莲花化生并进入梦想的净土佛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