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青岛医药卫生》 >QT间期离散度在预测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QT间期离散度在预测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摘要

目的 研究QT间期离散度在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预测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 对364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测量治疗前后QTcd及动态心电图,并与12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 定性心律失常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QTcd有显著性差异(F0.01)。治疗好转组QTcd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无效组QTcd无明显变化,致心律失常组QTcd反而升高。QTcd在服药后 3~4天开始变化,5~7天时变化幅度最大,12~14天变化幅度变小。不同药物致心律失常发生率不同,乙吗噻嗪致心律失常最高(11.2%),胺碘酮(6.2%),普罗帕酮(10.5%),三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乙吗噻嗪、胺碘酮、普罗帕酮用药两周后QTcd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QTcd值的变化可能是预测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灵敏而重要的指标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