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青海社会科学》 >'保漕'背景下明清卫河转漕吏民群体形象初探

'保漕'背景下明清卫河转漕吏民群体形象初探

         

摘要

明清时期,卫河因在临清与运河交汇,成为运河补水的重要来源.同时河南作为有漕八省之一,卫河又承担河南漕粮的北运任务,故从朝廷到地方州县均对卫河漕运高度重视.在"保漕"背景下,卫河沿岸诸州县从河道管理到漕粮征运,形成一个庞大的涉漕群体.州县管河县丞或主簿等官吏负责卫河漕运河道事务,他们既有分工又往往交叉,表现出因事而设的随意性与职权交叉重叠的复杂性.押运弁官、吏役等群体主要解决押运和征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保证漕运安全,但又经常充当压榨百姓的蠹吏角色.而剥浅军夫、挑浚丁夫及铺卒、转运车户等普通民户为卫河漕运的实际执行者,他们维系着漕运转输,负担沉重,社会地位低下,是最为脆弱的一环.卫河漕运中涉漕人员构成的复杂情况及运作实态,是明清国家漕运系统运转情况的一个直观反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