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质量探索》 >商品白菜价:“馅饼”还是“陷阱”

商品白菜价:“馅饼”还是“陷阱”

         

摘要

1元的棉衣、2元的耐克运动鞋、3元的iPod、几十元的手机……如此白菜价还包邮,一天能卖上万件。有的买家以为自己真的捡到宝贝了,殊不知您已经中了骗子的"甜蜜陷阱"。在此,笔者郑重地告诉您:这些都是骗人的,千万不要相信!"超低价陷阱"的4种牟利方式大家想想,商家又不傻,怎么可能亏这么大的本来做生意呢。那么,他们卖超低价商品,是如何牟利的呢?1.先低后高:卖家先以远低于成本的价格打开销路,卖了一定数量后,再将售价大幅提高,只要后期盈利高于前期亏损,卖家仍有利可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