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康复学报》 >五音具象催眠技术治疗中风后阈下抑郁疗效

五音具象催眠技术治疗中风后阈下抑郁疗效

         

摘要

目的:观察五音具象催眠技术对中风后阈下抑郁患者抑郁心境状态、躯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78例中风后阈下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观察组分别脱落/中止3例、1例,最终对照组纳入36例,观察组纳入3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由未经心理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给予个体化的情感支持。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五音具象催眠技术”干预,由专业心理技术人员录制角调五行音乐背景中的催眠放松及动作引导语,在音乐情境中由治疗师引导患者进行运动想象训练。2组均治疗30 min/次,1次/d,每周6次,共持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和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评价患者抑郁心境状态;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价躯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巴氏指数(MBI)量表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另纳入观察组12例患者接受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检查,观察脑区激活范围。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HAMD-17、CES-D评分均明显降低,FMA和MBI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HAMD-17、CES-D评分均明显降低,FMA、MBI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枕叶视皮质、扣带回后部、皮质区等周围脑区(Brodman分区18,30,31)处于激活状态。结论:五音具象催眠技术可有效改善中风后阈下抑郁患者的抑郁心境状态、躯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这可能与枕叶视皮质、扣带回后部、皮质区激活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