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边疆考古研究》 >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史前居民牙齿微磨耗形态观察与研究

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史前居民牙齿微磨耗形态观察与研究

         

摘要

一、引言牙齿微磨耗痕迹(dental microwear),是指口腔在咬合过程中,由于食物等颗粒破坏牙齿表面,在牙釉质上形成的不同大小、不同方向以及不同形态的磨耗痕迹的总称。由于这类痕迹过于细微,需要借助放大设备进行观察,因此被称为微磨耗痕迹。因进食行为而产生的牙齿微磨耗痕迹多表现为条痕(scratch)和凹坑(pit)两种形态[1]。其形态差异是不同性状的食物颗粒和不同的下颌骨运动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2]。具体

著录项

  • 来源
    《边疆考古研究》 |2017年第2期|P.357-366|共10页
  •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遗址;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