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环境科学研究》 >U(Ⅵ)胁迫下碎米莎草体内抗氧化系统响应特征

U(Ⅵ)胁迫下碎米莎草体内抗氧化系统响应特征

         

摘要

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了铀尾矿库土著优势植物——碎米莎草不同生长期各部位在不同质量浓度铀[U(Ⅵ),记为U]溶液胁迫下w(SP)(SP为可溶性蛋白)、CMDA(丙二醛含量)以及SOD(superoxide dismutase,超氧化物歧化酶)、POD(peroxidase,过氧化物酶)、CAT(catalase,过氧化氢酶)、ATPase(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ρ(U)≤250 mg/L时,碎米莎草各部位SOD、POD、CAT活性在整个生长阶段均受到显著诱导(P<0.05),而CMDA、ATPase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ρ(U)≥750 mg/L时,SOD、POD和CAT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ρ(U)达到1 000 mg/L以上时,与对照组相比,降低趋势更显著(P<0.01),而ATPase活性受到显著诱导(P<0.05),CMDA在幼苗期显著增加(P<0.05),膜脂过氧化损伤程度严重.表明碎米莎草对铀胁迫的生理响应中,以根系SOD、CMDA的响应最为敏感.

著录项

  • 来源
    《环境科学研究》 |2015年第4期|621-628|共8页
  •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四川绵阳621010;

    西南科技大学,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四川绵阳621010;

    南华大学,铀矿冶生物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湖南衡阳421001;

    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辐射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4;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四川绵阳 621900;

    南华大学,铀矿冶生物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湖南衡阳421001;

    西南科技大学,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四川绵阳62101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 关键词

    碎米莎草; U(Ⅵ); 胁迫; 抗氧化系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