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品牌研究》 >南海北部夏季风水汽输送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南海北部夏季风水汽输送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东亚地区在1985、1990、1994年和1991、1995、1998年的夏季强弱季风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计算了这两类夏季强弱季风典型年份的整层水汽通量。通过对多年整层大气夏季水汽通量平均值的计算(包括6、7、8月)。对东亚强弱季风南海地区水汽输送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下面是本研究的结论:(1)本文通过计算和分析整年大气层三个月的平均水汽通量以及东亚强弱季风年南海地区的水汽输送路径发现,水汽沿着印度洋纬圈向南海地区附近进行输送,之后再逐渐输送到东南以及东北地区。在强夏季风年的水汽输送特征与弱夏季风年不同,具体为在强夏季风年路径明显偏东和偏南,在弱夏季风年则更偏向西南、东南西、东北,华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水汽输送的主体,水汽输送的路径从南海向北部地区输送的路径呈现出抛物线形状。南海向北的水汽输送路径在强夏季风年显著偏向东部和南部,而南海地区的季节平均水汽通量在弱夏季风年则沿着东南西、北方等地经过我国大陆地区向西南和东北方向输送水汽,经过的区域主要为长江中下游及华南等地。水汽输送在弱夏季风年主要是呈现从南至北的抛物线形状,水汽首先由南海地区输送至东南和西北地区,之后西南和东北地区输送,最后水汽会输送至我国长江流域附近。可以看出来,水汽输送在弱夏季风年主要偏向广东、广地和湖南等地区,并且右折路径表现的十分明显。在强夏季风年,水汽的输送路径表现出的特点和弱夏季风年完全不同,其路径表现的更类似直径路线,水汽输送的路径也明显向西部和偏北部地区靠近,同时在强夏季风年的最大偏东水汽路径有着7-8个经度的差异,与弱夏季风年相比。(2)西太平洋副高西伸脊点在弱夏季风年的位置偏向于西部或南部,偏东部为南亚高压的位置,由于偏南部为南海季风槽的位置,因此在水汽输送的过程中会偏向西部和北部,南海水汽具有较强的通量。西太平洋副高西伸脊点在强夏季风年是偏向于东部和背部地区的,西部位置为南亚高压中心,北部位置是南海季风槽,偏南部和偏东部是水汽输送的位置,南海水汽具有较弱的通量。海温是影响南海水汽输送的重要因素,也可以说是受到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水汽输送的影响,南海地区水汽通量平均低频震荡周期为30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