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资源开发与市场》 >三峡库区自然资本与生态功能动态变化研究

三峡库区自然资本与生态功能动态变化研究

         

摘要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测算三峡库区整体及各区县生态足迹及生态效率,利用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盈余/赤字、生态效率等四个指标从时间演变和空间差异两个层面,基于2003-2015年三峡库区自然资本状态数据,对比分析了该区域自然资本与生态功能的演变特征及空间格局.结果显示:①基于时间序列分析,2003-2015年库区自然资源消耗逐年增长,人均增幅为21.4%,且耕地和化石能源地需求尤为明显,约占总足迹的95%左右,库区—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且呈逐渐恶化的趋势.库区生态效率提高近5.76倍,2013年后增速放缓,表明随着三峡库区作为长江流域生态涵养功能区,其核心任务是以生态保护促进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转型发展.②基于空间序列分析,三个时段的库区各区县自然资本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各区县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赤字呈现“沿江低—内陆高”,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呈现“首尾高、中部低”的空间格局,表明随着长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三峡库区的区域枢纽作用及区域间的生态涵养效应进一步凸显.基于此,三峡库区应构建以“宜昌、万州和重庆”经济增长极和以“巫溪、武隆”为生态涵养的“沿江—内陆”区县空间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联动、生态保护联动、人居环境建设联动;有效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战略,促进三峡库区经济—生态协同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