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冬小麦-夏玉米周年水肥高效利用

冬小麦-夏玉米周年水肥高效利用

         

摘要

cqvip:黄淮海平原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57%和35%,近10年来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30%,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1]。灌溉和施肥是影响作物生产最明显的两大栽培管理因素,同时也是粮食生产中最受重视和易于调控的两个因素[2]。水肥等资源增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粮食产量增加,其中小麦和玉米增产量占粮食增产总量的21.3%和39.8%[3]。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光、热和耕地等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但是周年水分需求量与降雨量之间有约225 mm的缺口,且主要集中在小麦季;肥料周年需求量约为330 kg·hm-2[4],而实际生产中每年水肥投入量分别约为500 mm和600 kg·hm-2,远远超出周年水肥需求量[5]。“大水大肥”造成资源环境压力的同时增加了粮食生产的成本,压缩了经济效益[6]。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 |2020年第21期|4333-4341|共9页
  • 作者单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济南250100;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济南250100;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山东青岛266109;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泰安271018;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济南250100;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泰安271018;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济南250100;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济南250100;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济南2501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