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林业科学》 >商品林种植结构的'趋经济林化'——基于劳动力成本效应及相对收益效应的成因分析

商品林种植结构的'趋经济林化'——基于劳动力成本效应及相对收益效应的成因分析

         

摘要

[目的]在农村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商品林种植结构呈现"趋经济林化"现象,与农业部门的"趋粮化"特征恰好相反.为解释该现象,从劳动力成本与相对收益的双向视角剖析商品林种植结构调整"趋经济林化"的成因,为明晰农户商品林种植结构调整的内在机理、科学预判商品林种植结构调整趋势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从劳动力成本与相对收益的双向视角出发,构建农户商品林种植结构调整的逻辑分析框架.据此提出研究假说,并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全国9省(区)开展的固定样本连续监测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考虑到数据的截尾性和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利用IV-Tobit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结果]中国主要集体林区中经济林面积占比从2003年约11%上涨到2013年约19%,且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后呈现显著性增长,"趋经济林化"的趋势明显.描述性统计显示,经济林的每公顷收益约为用材林的2.15倍.IV-Tobit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劳动力成本变量、相对收益变量对经济林面积占比分别起到负向和正向的影响,且分别在5%、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这反映出商品林种植结构受劳动力成本、相对收益两方面因素影响,调整方向取决于二者效应的强弱对比.同时,集体林改与相对收益的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这表明集体林改后相对收益对经济林种植的正向效应被强化,集体林改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从贡献率看,劳动力成本变动对商品林种植结构变动的贡献率约为-26%,相对收益效应、交互项效应的贡献率分别约为41%、28%.这反映出相对收益占据主导性优势,由此导致了经济林面积占比增加.更进一步地,利用前4年数据进行的回归结果从反向视角验证了上述逻辑.稳健性检验的结果显示,上述研究结果是稳健的.[结论]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导致经济林面积占比下降;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调节效应强化了相对收益对经济林面积占比的正向作用,由此导致商品林种植结构"趋经济林化".产权改革的跨部门差异是农林业种植结构呈现反向调整趋势的重要成因.研究结论有助于科学研判商品林种植结构的未来趋势,对商品林种植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政策内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