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环境》 >根治“白色污染”重在加强法制建设

根治“白色污染”重在加强法制建设

         

摘要

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强度高、防水、成本低等特点,已被各行业广泛采用,但也使得大量的“白色垃圾”充斥于大自然的各个角落,其危害性是相当严重的,随风飞杨的废弃塑料和到处丢弃塑料餐具,破坏了市容、景观的整体美感,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了不良刺激,丑化了环境。抛弃在自然中的废弃塑料制品,由于自行降解的时间很长,有的甚至100多年也不降解,使其不能及时回归自然,当混在土壤之中时,从而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的减产,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据有关资料分析:塑料垃圾若长期堆放,会给蚊蝇、鼠类等提供适宜的繁殖场所,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而若将其填埋,则会占用耕地,造成土壤板结,使大片土地失去使用价值,同时还会污染地下水,阻碍植物根茎生长;而若将塑料包装袋等制品抛弃在水中、陆地上,动物将其误食后,则会难于消化而积贮于胃内,轻者会患消化系统疾病,重者死亡。另外,应该看到,混有废弃塑料的生活垃圾也不适于堆肥使用,如果将其焚烧又会产生二恶英等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环境。面对“白色污染”的危害,人们提出种种的治理措施。但都收效甚微,有的地方经过几年的努力,“白色污染”的状况有所控制,但也未从根本上好转,因此,从社会长远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