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深圳特区科技》 >中国“蓝芽”——怪圈?

中国“蓝芽”——怪圈?

         

摘要

——释名 当笔者最早接触到Bluetooth的时候,首先是它的中文名字,而且是一个并不十分确切的译名—“蓝芽”,而不是今天经常见到的“蓝牙”我并不知道当初的译者采用这个名字是由于笔误还是另有深意。以笔者个人的看法,译名“蓝牙”更具有高科技色彩,对于一种全新的技术标准来说是再恰当不过了;而作为一种新技术,最终都要把它推向市场成为一种消费品,从这个层面来说,“蓝芽”这个词就更加贴切了。 而本文说讨论的,正是蓝芽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和产业化问题,笔者使用“蓝芽”这个词也是因为我们讨论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它为中国的微电子产业、通讯产业,家用电器产业带来什么样的市场机会。而且在采访的过程中,笔者也深深感受到中国蓝芽的发展相对于国外而言,正处在“萌芽”的阶段。蓝芽在中国所面对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