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四川戏剧》 >京剧现代性革新的一种选择——重审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海派京剧”的现代商业特征

京剧现代性革新的一种选择——重审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海派京剧”的现代商业特征

         

摘要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海派京剧”表现出诸多不同于传统京剧的新特征.现代剧场(舞台)的表演场域不仅形塑了全新的观剧模式,强调京剧的独立品格和观众的全情投入,还重新结构了京剧各艺术要素的轻重关系,带来由“听”向“看”审美方式上的新变化.连台本戏为主体的剧目形式与对布景道具的追求,则突出体现了海派京剧的艺术完整性,也给观众带来情感上深入认同与感官上悚动震惊的新的审美体验.而班园合一的后台管理与剧场经营,则将京剧艺人与资本、剧场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推动了京剧剧目的大型化、经典化发展与剧场的差异化竞争.这些颇具现代商业特性的品质,是京剧这一传统艺术在现代都市上海的自我嬗变,也是京剧现代性革新的一种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