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社会建设》 >“中国社会工作2.0”及其历史与国际意义

“中国社会工作2.0”及其历史与国际意义

         

摘要

本文诉诸于历史脉络和比较视野,对中国社会工作的现状、需求及其进一步提升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和反思,同时提出“中国社会工作2.0”话题借以抛砖引玉。中国大陆社会工作重建三十余年,而实质性的发展仅有十余年,这种历史性的反差可以从总体公共政策(GPP)的转变中窥见端倪。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近年来社会工作发展遭遇的“低谷”和依然存在的“陷阱”。由此,在透彻理解“十九大”重大决策的基础上,我们试图勾勒新时代社会工作的发展背景和思路:(1)求“平衡”,就不能再奉行“GDP主义”,“经济国家”的发展思路也应该退出历史舞台;(2)求“充分”,就仍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基础,而不照搬欧美“福利国家”公共政策模式。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专业应与其它社会科学一道担负时代责任,趁“十九大”机会之窗,抓住“平衡”的核心问题,致力于发展成为一级学科,并加强其研究及合格师资(包括社会工作专业博士)的培养,为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发挥积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