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社会科学研究》 >从“书同文”到“语同音”:语言文字规范统一与文化认同

从“书同文”到“语同音”:语言文字规范统一与文化认同

         

摘要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秦始皇施行“书同文”,规范书面文字的使用,对后世国家统一与民族文化的认同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语同音”是自周代以来中华民族或隐或显的未竟事业。从先秦雅言到汉代通语,从唐音到明清官话,直至20世纪初的国语运动,“语同音”的千年实践一直未曾间断。新中国成立,《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和普通话的推广使语同音千年梦想迈向新征程,国人语言观念积极转变,推普工作虽困难重重但依然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语言是国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快“语同音”的历史进程,不断提升人民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当前推进“语同音”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