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宁夏社会科学》 >儒道释的沦化 势利欲的喧哗——试论《金瓶梅》的宗教内涵与文学意蕴

儒道释的沦化 势利欲的喧哗——试论《金瓶梅》的宗教内涵与文学意蕴

         

摘要

《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世情小说。这部小说大约创作于明隆庆至万历年间,虽然其中假借了北宋末期政和年间的故事,但隐喻讽刺的仍是作者所处的时代。这个时期的明朝,世风日下,人情淡薄,这两者又互为表里,共同织就一幅光怪陆离的病态社会图景,集中展示在清河县这块地域上。作者以水浒传中的断故事作为引子,加以铺排渲染,将兼有官僚、恶霸和富商三种身份的西门庆与几位女性的利益纠葛和恣肆畸情生动细致地描画出来,读者可以从中知悉那个时代的诡谲以及人性的畸变。但作者又不是以揭露和批判作为最终旨归,意在通过这个故事来表现儒、道、释三种宗教在当时的明朝是如何沦落和变形的:沦落意味着道德的崩解,变化则蕴含着三种宗教新的发展可能。同时,官势、利益和欲望在小说中又相互推波助澜,这三者在作者笔下被赋予了独特的含义,其中不仅与宗教有涉,又和其他因素相关联,具有了迥异于通常叙事所具备的单声部的特征,这种特征契合了巴赫金所谓"众声喧哗"的内涵,并且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