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社会学评论》 >抗争性政治中的群体差异与资源借用:中产抗争与农民抗争的个案比较

抗争性政治中的群体差异与资源借用:中产抗争与农民抗争的个案比较

         

摘要

中国已经进入群体性事件多发期,以城市业主为主体的中产抗争日渐增多,与传统的农民群体抗争事件形成鲜明对比.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了两个相互关联的案例,阐释了中产阶级、农民群体、媒体和政府之间的博弈过程.研究发现,与农民相比,中产抗争的武器更加多元化,具有去政治化的表演性和创新性,有能力塑造多元的话语结构和维持媒体的关注,最终导致了农民抗争的失败和中产抗争的成功.这种差异根源于,在抗争性政治的实际过程中,中产阶级与国家的边界具有模糊性.一方面,中产阶级虽然在资源上强于农民,但在权威国家中,多种话语和符号通常并存于一个社会运动之中,而处于同情者位置的广大受众决定了哪种话语能成为主导.因此,中产得通过媒体,借用农民抗争的道义资源,在民间合理化自己的抗争诉求.另一方面,中产虽然相对于国家是弱者,但执行国家控制措施的很多单独个体也是中产的一部分.因此中产在牵涉到其自身利益的议题上有意愿将抗争议题去政治化,避免抗争越界,通过协商抗争,在国家管制结构里合理化自己的诉求.这两个过程结合在一起,促使了中产和农民在抗争方式、组织、资源和话语上的差异,从而导致这两类运动结果的迥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