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教师》 >体验,为习作找“可炊之米”

体验,为习作找“可炊之米”

         

摘要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是“老大难”问题。纵观作文教学现状,常把单纯的字、词、句、段、篇训练与写作能力的培养相等同,重写作方法轻写作内容。学生平时没有积累作文材料,作文时无话可说,饱尝“无米之炊”的滋味。陶行知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作文过程是一个有规律的认知过程:首先是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外界的各种信息输入大脑,并储存在大脑中,作文时,大脑经过加工将信息输出。信息的输入正是写作表达的前提,它来源于生活实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现实对学生来说,包括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等。诚然,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从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多多体验,多多感悟,作文才能成为“有米之炊”,才能“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著录项

  • 来源
    《教师》 |2015年第6期|22-23|共2页
  • 作者

    李金玲;

  • 作者单位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麟峰小学;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