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理论视野》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法律确认——辛亥革命中的清帝《逊位诏书》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法律确认——辛亥革命中的清帝《逊位诏书》

         

摘要

孙中山等革命者在辛亥革命之前一直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诉求之一。但辛亥革命的激荡中,清政府的摇摇欲坠却也给当时有远见的中国政治和思想精英提出了难题,并给了他们反思的机会:曾经诉诸于“反满”的革命者如何能够在满清政府倾覆之后,建立起一个能够继承其包括满蒙回藏等边疆少数民族区域的新型共和国?古老而悠久的中国,如何在革命中避免如欧洲帝国崩溃时所带来的国家分裂与民族对抗?如何应对当时蒙藏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一小撮上层统治者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所正在进行的分裂图谋?为了应对危局,捍卫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革命者们在建立中华民国之后从“反满”到“五族融合”的转变与政治上的逐渐成熟是一个重要步骤;而真正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进行合法性确认的,却是当时仍为中国合法政府代表的清廷的《逊住诏书》。是《逊位诏书》从法理上宣告和确认了“中华人民”的形成,同时从根本上消除了边疆少数民族进行任何分裂活动的合法性。当然,从实践上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伟业,还要靠之后中华民国、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建政之后在全国所实施的统治与治理行为和制度创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