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天津医药》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经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分析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经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分析

         

摘要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BCT)及MRI分析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经再定位咬合板(ARS)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差异,探讨ARS治疗TMD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 将86例TMD患者根据是否接受ARS治疗分为ARS组(60例)和非ARS组(26例).非ARS组使用肌功能训练6个月,ARS组在肌功能训练的配合下经ARS治疗6个月,分析2组TMD患者治疗前后的最大开口度(MMO)、关节弹响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颞下颌关节的CBCT三维数据,MRI测得的关节盘长度和盘-髁距离.对ARS组中20例和非ARS组中10例退行性关节病患者,分析其治疗前后CBCT所显示的髁突骨质的变化.结果 与非ARS组比较,治疗后ARS组MMO增大,关节弹响和疼痛VAS评分降低(P0.05).ARS组中20例退行性关节病患者经ARS治疗后髁突骨质得到明显改善,骨质评分较非ARS组降低(P0.05),而治疗后盘-髁距离较非ARS组缩短(P<0.05).结论 CBCT及MRI检查能够明确ARS对恢复TMD患者髁突和关节盘的位置及形态的临床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