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当代护士(专科版)》 >COVID-19患者治愈后的心理状况及社会认知调查

COVID-19患者治愈后的心理状况及社会认知调查

         

摘要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COVID-19患者治愈后的心理状况和社会认知现状,为探讨相应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COVID-19问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COVID-19治愈者共127名,男68例,年龄(35.3±6.9)岁;女59例,年龄(34.8±7.8)岁;调查组为社会人群共132名,男64例,年龄(40.1±7.0)岁;女68例,年龄(39.9±8.1)岁;2组均为已婚。结果调查发现治愈组患者中心理状况以焦虑和恐惧为主,学历间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65,P>0.05),说明不同学历并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其原因可能为患者在院时已接受相关心理治疗。调查组社会人群心理状况主要为焦虑、恐惧,学历间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846,P<0.05),其中无影响在各学历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450,P<0.05),其他三组学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不同学历对于治愈者的认知存在差异,且随着学历的升高,认知程度提高;对治愈标准了解程度在不同学历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923,P<0.05),说明不同学历与COVID-19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存在密切关系;同事中有COVID-19治愈者关系处理主要为保持距离,保持距离在各学历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88,P<0.05),说明不同学历的人群对治愈者的接受程度不一,学历越高接受程度越高;亲人朋友中COVID-19治愈者主要以无影响和保持距离为主,各学历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704,P<0.05),其中保持距离(χ~2=7.862,P<0.05)和无影响(χ~2=12.087,P<0.05)在学历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不同学历对于亲人中患有COVID-19治愈者接受程度也不一,学历越高接受程度越高。结论本调查分析发现了调查组社会人群对COVID-19治愈者的认知存在偏差,并提出了应以家庭亲友关心关怀为中心,社会各界人士的援助关怀为辅,拉近治愈患者与社会人群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提供了科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