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部金融》 >人民币被残毁问题应引起重视——对当前人民币被人为损坏现象的调查

人民币被残毁问题应引起重视——对当前人民币被人为损坏现象的调查

         

摘要

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干什么工种,不管你是国家干部,还是一般百姓,你是企业“老板”也好,还是打工仔也好,都离不开人民币.人们通过各自的努力都想拥有它,通过人民币这个中介来为自己的生产生活服务.然而;有些人对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人民币珍惜爱护不够,使得在市场流通领域的部分人民币很不“健康”,甚至严重“伤残”,有的还提前“伤亡”.此种现象归结起来有两种:故意行为和非故意行为.通过对这两种现象的调查分析,旨在唤起人们自觉爱护人民币的意识,维护法定货币的形象和尊严.一、关于人民币被残毁、污损、侵害现象的表现形式(一)非故意损害人民币的表现1、从携带上看,由于携带不当,人为的缩短人民币的寿命.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自己随身携带的零用钱很少有任何爱护措施,用钱包装钱的人是寥寥无几.在交换过程中只管数量,不注重携带形式,交换结束点好钱后,就拦腰一折或几折或揉成一团塞进兜里.夏季在市场上常发现有些女士怕把钱放在口袋鼓鼓囊囊影响形象,把钱放在自己的丝袜里.有的把钱放在脚踝处.甚至放在鞋垫下.由于携带形式不妥,随意揉搓、受脚汗、汗水浸泡,使钱受到损害,产生异味,从而减少钱的“寿命”.2、从保管上看,由于保存不当,造成人民币废残.在农村部分群众缺乏金融知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