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湿地科学与管理》 >厦门鳄鱼屿潮间带中国鲎的种群动态与底栖环境

厦门鳄鱼屿潮间带中国鲎的种群动态与底栖环境

         

摘要

为了解鳄鱼屿潮间带中国鲎资源状况,2018年6月—2019年5月,调查厦门鳄鱼屿潮间带中国鲎种群的个体数、软壳率、损伤率、头胸部长和宽、腹部长和剑尾长.结果表明:鳄鱼屿潮间带中国鲎个体数从2018年6月的12只增加到9月的37只,2018年12月和2019年1月未发现中国鲎,2019年3月增加到22只.2018年8—11月为中国鲎蜕壳期,2019年2—5月损伤率较高.2019年2月鳄鱼屿潮间带中国鲎种群的头胸部长和腹部长最大,分别为39.66 mm和31.20 mm,2019年5月头胸部长和腹部长最小,分别为22.93 mm和20.53 mm.2018年7月头胸甲宽和剑尾长最大,分别为60.42 mm和71.19 mm,2018年6月头胸甲宽和剑尾长最小,分别为43.93 mm和42.88 mm.厦门鳄鱼屿潮间带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36种,优势类群主要是多毛类、甲壳类和双壳类.鳄鱼屿潮间带A、B、C 3个区的沉积物中均没有砾成分,从较高潮位(A区)到较低潮位(C区)砂和叶绿素a含量减少,而碳、氮、粉砂和黏土含量增加.由于受牡蛎养殖和池塘养殖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厦门鳄鱼屿潮间带的中国鲎种群及其栖息地较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