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新疆农业科学》 >石河子市区大花金鸡菊白粉病病原鉴定及发病规律

石河子市区大花金鸡菊白粉病病原鉴定及发病规律

         

摘要

cqvip:【目的】研究新疆石河子地区大花金鸡菊白粉病的病原种类,逐步摸清其发病规律。【方法】采用显微形态观察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病原进行鉴定,并系统调查病害的季节流行动态。【结果】金鸡菊白粉病菌分生孢子大小为24.4~34.2μm×14.6~22.0μm,以2~4个分生孢子串生在分生孢子梗上,闭囊壳球形,直径平均为115.1μm,闭囊壳内单子囊,子囊椭圆形、无色且有柄,大小为68.3~131.7μm×56.1~80.5μm,子囊内8个子囊孢子,大小为14.6~26.8μm×12.2~21.7μm,附属丝菌丝状。根据病原菌的rDNA-ITS序列(563 bp)建立发育树,其与Podosphaera fusca(登录号KM225763、JX546297、KR049083和MF476989)聚在1个进化支上,且序列同源性99.0%以上。【结论】棕丝单囊壳(Podosphaera fusca)为石河子市区大花金鸡菊白粉病的病原菌,且该病害在石河子地区4月中上旬始发,6月中下旬达到发病高峰期,7月初开始进入衰退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