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新疆农业科学》 >核麦间作模式下密度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核麦间作模式下密度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摘要

[目的]研究核麦间作模式下密度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新冬40号为材料,于2016~2017年在核麦间作田,设置5个密度分别为450×103株/hm2(M1),525×103株/hm2(M2),600×103株/hm2(M3),675×103株/hm2(M4),750×103株/hm2(M5),研究核桃不同冠区冬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及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对密度的响应.[结果]随着密度的增大,冠下区冬小麦旗叶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产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远冠区,小麦旗叶的Pn、Tr、Gs和产量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各指标基本在M2处理达到最大,且冠下区各密度处理冬小麦旗叶Pn、Tr和Gs均低于相应远冠区.籽粒产量,冠下区M1(450×103株/hm2)处理最高为3212.19 kg/hm2,远冠区M2(525×103株/hm2)处理最高为3911.12 kg/hm2.[结论]在核麦间作模式下,冠下区冬小麦应采取稀播,密度应控制在450×103株/hm2以内,远冠区冬小麦适宜密度为525×103株/hm2.

著录项

  • 来源
    《新疆农业科学》 |2021年第12期|2169-2175|共7页
  • 作者单位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乌鲁木齐 830091;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乌鲁木齐 830091;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乌鲁木齐 830091;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乌鲁木齐 830091;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乌鲁木齐 830091;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乌鲁木齐 830091;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乌鲁木齐 830091;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乌鲁木齐 83009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麦;
  • 关键词

    核麦间作; 密度; 冬小麦; 光合特性; 产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