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人民长江》 >长江1998年洪水与防汛抗洪

长江1998年洪水与防汛抗洪

         

摘要

1998年长江发生了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的大洪水.虽然这场洪水量级大、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严重,但造成的损失比1931年和1954年要小得多.经分析,长江发生1998年大洪水的主要原因是暴雨过大,河湖调蓄能力下降,削峰作用降低,水位抬高.荆江以下最大洪峰流量和最大60d洪量对比表明,1998年洪水总体上小于1954年洪水,在本世纪已发生的3次全流域性大洪水(1931、1954、1998年)中列第2位.1998年长江中下游洪水位大大超过了1954年的实测水位,高洪水位形成的主要原因:①1998年分蓄洪量与1954年相比大量减小,1954年长江中下游分洪溃口总量达1023亿m3,如果将这些洪水量还原到河道中去,将大大增高1954年的实际水位,仅螺山站水位就将增加2 m;②湖泊调蓄能力降低,建国以来,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面积减少约1万km2,洞庭湖、鄱阳湖因淤积围垦减少容积180多亿立方米,调蓄容积影响水位约1 m.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各级政府和广大军民全力抢险,夺取了1998年抗洪斗争的全面胜利.总结经验主要有:汛前准备充分;水文预报及时准确;调度决策果断正确;防汛抢险全力以赴;依法防洪落到实处;水利工程发挥了巨大作用.1998年长江流域的大洪水警示我们,长江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从总体上看还不高,应完善和加强流域防洪规划和防洪工程建设,即:须进一步完善流域防洪综合治理规划,以指导长江防洪工程建设;加大投入,全面完成"长流规"中规划的工程;进一步加强流域防洪工程建设管理,强化水行政管理职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