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外文期刊>新中医 >儿科温法运用浅谈
【24h】

儿科温法运用浅谈

机译:儿科温法运用浅谈

获取原文
获取原文并翻译 | 示例
   

获取外文期刊封面封底 >>

       

摘要

@@笔者近年来用温法治愈不少虚证患儿,现介绍如下。1 治验举要1.1 阳虚呕吐谭某,女,2岁9月。1997年12月5日初诊。患儿呕吐2年,曾在多家医院治疗未愈。诊见:神疲寡言,喜卧,纳少,大便正常,舌淡胖、苔薄腻,指纹青粗大。初诊辨为脾胃虚弱,予四君子汤合橘皮竹茹汤,药后无好转,查前医所用均为香砂六君子汤、保和丸之类。再三思之,辨证为阳明寒呕。予吴茱萸汤3剂,症状稍有好转,突悟其病乃中阳不足,寒凝中洲,胃气不降,遂改治则为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予附桂理中汤合丁香散。处方:人参、干姜、炙甘草、丁香各5g,茯苓、柿蒂各10g,肉桂、熟附子各3g。3剂后,呕吐明显缓解,续服2剂,呕吐止。后以六君子汤健脾和胃善后。
机译:@@笔者近年来用温法治愈不少虚证患儿,现介绍如下。1 治验举要1.1 阳虚呕吐谭某,女,2岁9月。1997年12月5日初诊。患儿呕吐2年,曾在多家医院治疗未愈。诊见:神疲寡言,喜卧,纳少,大便正常,舌淡胖、苔薄腻,指纹青粗大。初诊辨为脾胃虚弱,予四君子汤合橘皮竹茹汤,药后无好转,查前医所用均为香砂六君子汤、保和丸之类。再三思之,辨证为阳明寒呕。予吴茱萸汤3剂,症状稍有好转,突悟其病乃中阳不足,寒凝中洲,胃气不降,遂改治则为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予附桂理中汤合丁香散。处方:人参、干姜、炙甘草、丁香各5g,茯苓、柿蒂各10g,肉桂、熟附子各3g。3剂后,呕吐明显缓解,续服2剂,呕吐止。后以六君子汤健脾和胃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