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h】

王昌龄七绝浅谈

机译:王昌龄七绝浅谈

获取原文
获取原文并翻译 | 示例
           

摘要

<正> 王昌龄(689?——757),字少伯,京兆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二十二年(734)又中博学宏词科,迁汜水尉。大约在开元二十六年间,贬谪岭南。二十八年北返,不久出为江宁丞。天宝中又从江宁贬为龙标(湖南黔阳)尉。安史之乱发生后,《新唐书》说他“以世乱还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他之所以屡遭贬谪,据殷璠《河岳英灵集》说是“奈何晚节不矜细行,谤议沸腾,垂(毛斧季、何义门校本作“再”。按“垂”字不好理解,可能是“再”或“重”之误,指岭南、龙标的两次远谪)历遐荒,使知音者叹息。”新、旧《唐书》有类似记载。王昌龄《寄是正字》诗:“高鸟能择木,羝羊漫触藩。物情今已见,从此欲无言”(见敦煌唐人写本残卷)。第一句是说不能如良禽择木找个好主子。第二句用《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是说触犯了那位上司的藩篱禁忌而使自己处于困境。而一般逢迎谀附者又群聚而毁之,以致“谤议沸腾”,有口莫辩,所以愤慨地说:“物
机译:<正> 王昌龄(689?——757),字少伯,京兆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二十二年(734)又中博学宏词科,迁汜水尉。大约在开元二十六年间,贬谪岭南。二十八年北返,不久出为江宁丞。天宝中又从江宁贬为龙标(湖南黔阳)尉。安史之乱发生后,《新唐书》说他“以世乱还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他之所以屡遭贬谪,据殷璠《河岳英灵集》说是“奈何晚节不矜细行,谤议沸腾,垂(毛斧季、何义门校本作“再”。按“垂”字不好理解,可能是“再”或“重”之误,指岭南、龙标的两次远谪)历遐荒,使知音者叹息。”新、旧《唐书》有类似记载。王昌龄《寄是正字》诗:“高鸟能择木,羝羊漫触藩。物情今已见,从此欲无言”(见敦煌唐人写本残卷)。第一句是说不能如良禽择木找个好主子。第二句用《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是说触犯了那位上司的藩篱禁忌而使自己处于困境。而一般逢迎谀附者又群聚而毁之,以致“谤议沸腾”,有口莫辩,所以愤慨地说:“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