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外文期刊>辽宁省博物馆馆刊 >夫余称谓的由来辨考
【24h】

夫余称谓的由来辨考

机译:夫余称谓的由来辨考

获取原文
获取原文并翻译 | 示例
           

摘要

夫余作为族名和国名,究竟由何而来,国内学者历来各持己见,众说纷纭。关于它的由来,概括起来大体有六说,兹陈述于下并加以辨考,就教于同道。1.符娄说《逸周书·王会篇》附《商书·伊尹朝献》记载:''伊尹受命,于是为四方令。曰:臣请正东符娄、九州、伊虑、沤深、九夷、十蛮、越沤''。南宋学者王应麟《周书王会补注》谓:''符是夫余,娄是挹娄,或符娄即夫余。''金毓黻先生在《东北通史》中采用此说,夫余之来源''或谓古之符娄''~1。此说难以令人置信。我们知道,《逸周书》,原名《周书》,连序共七十一篇,为先秦古籍,经考证多数
机译:夫余作为族名和国名,究竟由何而来,国内学者历来各持己见,众说纷纭。关于它的由来,概括起来大体有六说,兹陈述于下并加以辨考,就教于同道。1.符娄说《逸周书·王会篇》附《商书·伊尹朝献》记载:''伊尹受命,于是为四方令。曰:臣请正东符娄、九州、伊虑、沤深、九夷、十蛮、越沤''。南宋学者王应麟《周书王会补注》谓:''符是夫余,娄是挹娄,或符娄即夫余。''金毓黻先生在《东北通史》中采用此说,夫余之来源''或谓古之符娄''~1。此说难以令人置信。我们知道,《逸周书》,原名《周书》,连序共七十一篇,为先秦古籍,经考证多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