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外文期刊>文史 >“部駁議處”制度下的清代刑部與地方法司
【24h】

“部駁議處”制度下的清代刑部與地方法司

机译:“部驳议处”制度下的清代刑部与地方法司

获取原文
获取原文并翻译 | 示例
   

获取外文期刊封面封底 >>

       

摘要

清代刑部對地方刑名事務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部駁議處”制度當中.“部駁”是對案件的駁審,多就地方諮、題、奏案中引用例案不當之處而駁,亦有少量就案件情節不清之處而駁.部駁經皇帝確認後,刑部有參劾承審錯誤的地方官、建議吏部將其照例處分的權力,謂之“議處”.參劾承審官雖然只是刑部的附帶職責,但對地方官的仕途前程影響巨大,迫使其對“部駁”案件採取更加謹慎的態度.“部駁議處”制度的正面意義在於促使地方官、幕、吏配合理刑,以免“干駁”,推進了地方刑名領域的專業化,對抑制一省之內大小官員串通包庇的體制弊端起到一定作用.但亦有造成地方官考績壓力過大,爲規避處分而疲于應付,甚至通統作弊以掩蓋己過的問題.
机译:清代刑部对地方刑名事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部驳议处”制度当中.“部驳”是对案件的驳审,多就地方咨、题、奏案中引用例案不当之处而驳,亦有少量就案件情节不清之处而驳.部驳经皇帝确认后,刑部有参劾承审错误的地方官、建议吏部将其照例处分的权力,谓之“议处”.参劾承审官虽然只是刑部的附带职责,但对地方官的仕途前程影响巨大,迫使其对“部驳”案件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部驳议处”制度的正面意义在于促使地方官、幕、吏配合理刑,以免“干驳”,推进了地方刑名领域的专业化,对抑制一省之内大小官员串通包庇的体制弊端起到一定作用.但亦有造成地方官考绩压力过大,为规避处分而疲于应付,甚至通统作弊以掩盖己过的问题.

著录项

  • 来源
    《文史》 |2019年第004期|239-260|共22页
  • 作者

    鄭小悠;

  • 作者单位

    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辦公室;

  • 收录信息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刑部; 督撫; 駁案; 議處; 平反;

    机译:刑部;督抚;驳案;议处;平反;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