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外文期刊>文史 >《柏梁臺詩》的文本性質、撰作時代及其文學史意義再探
【24h】

《柏梁臺詩》的文本性質、撰作時代及其文學史意義再探

机译:《柏梁台诗》的文本性质、撰作时代及其文学史意义再探

获取原文
获取原文并翻译 | 示例
           

摘要

《柏梁臺詩》傳統上被認爲是一種"聯句"文本,但其實原詩並非二十六句聯句,而是一首完整的、内部分成三個自然意群的七言詩.結合一些新出的漢代俗文學資料分析《柏梁臺詩》文本,可知它很可能是西漢中期的閭里書師編纂的具有蒙學教育作用的俗文學作品.此詩後來可能被附會爲東方朔的作品收入《東方朔别傳》,意在表現東方朔的機敏.大約在東晉以後,因爲多重因素影響,《柏梁臺詩》被人爲拆解成聯句,並仿照《大言賦》起頭部分增改了詩的小序,製造出南北朝文人知識系統中漢武帝與群臣柏梁臺聯句的典實.南朝劉宋以後君臣聯句活動的興起也與《柏梁臺詩》文本形式、性質的變化有密切的關聯.《柏梁臺詩》雖非聯句之祖,但在文學史上卻是目前可見最早的完整純七言詩,在七言詩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獨特價值,相較單句單行、句句韻的早期七言的基本特徵而言,《柏梁臺詩》已有比較明顯的發展,從句子之間的意脉關聯和上下句式照應的角度,已能看到後來七言句句韻的主流形式特徵.
机译:《柏梁台诗》传统上被认为是一种"联句"文本,但其实原诗并非二十六句联句,而是一首完整的、内部分成三个自然意群的七言诗.结合一些新出的汉代俗文学资料分析《柏梁台诗》文本,可知它很可能是西汉中期的闾里书师编纂的具有蒙学教育作用的俗文学作品.此诗后来可能被附会为东方朔的作品收入《东方朔别传》,意在表现东方朔的机敏.大约在东晋以后,因为多重因素影响,《柏梁台诗》被人为拆解成联句,并仿照《大言赋》起头部分增改了诗的小序,制造出南北朝文人知识系统中汉武帝与群臣柏梁台联句的典实.南朝刘宋以后君臣联句活动的兴起也与《柏梁台诗》文本形式、性质的变化有密切的关联.《柏梁台诗》虽非联句之祖,但在文学史上却是目前可见最早的完整纯七言诗,在七言诗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相较单句单行、句句韵的早期七言的基本特征而言,《柏梁台诗》已有比较明显的发展,从句子之间的意脉关联和上下句式照应的角度,已能看到后来七言句句韵的主流形式特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