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文会议>“文化记忆:时代、历史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信息

  • 会议名称:

    “文化记忆:时代、历史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 2015
  • 召开地: 杭州
  • 会议文集: “文化记忆:时代、历史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主办单位: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大学社会思想研究所
  • 出版时间: 2015-05-30
  • 排序:
  • 显示:
  • 每页:
全选(0
<1/2>
26条结果
    • 作者:徐贲,
    • 会议名称:“文化记忆:时代、历史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从微观的文化特征——与具体个人政治"身份"有关的习惯意识和日常行为——来讨论阶级斗争记忆,可以划入日常生活史(Alltagsgeschichte)的领域.一个人的"阶级成分"或"政治面目"本身并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我是谁",但是,它却成为人们看待自己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重要的方式,并成为一种自我看待和公开表现的本能习惯和第二天性.本文以历史学家希拉.费兹派屈克在《撕掉面具:20世纪俄国的身份和面目》一书中对苏联1920-1930年代阶级斗争与假面社会的研究为例,说明“阶级身份”如何影响个人在生活中的“面目”,以及他如何在一个由外力强加的身份秩序中寻找适应和变通的途径。与绝大多数其他可辨认的身份特征不同,“阶级”(归属、觉悟或忠诚)是可以隐藏和伪装的。生活在阶级斗争“合理歧视”和“合理迫害”的制度下,每个人的生存伪装本能都变得特别发达,也特别善于假面扮相和说谎。这种个人的生存本能成为社会文化和群体政治习惯的一部分,即使在“阶级斗争”退出权力话语之后,它的残余影响和假面效应仍会“长期挥之不去”。
    • 作者:朱立元,刘阳军,
    • 会议名称:“文化记忆:时代、历史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在新时期中国文艺学美学探索和发展史上,20世纪80年代文艺学美学"方法论热"无疑堪称"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构成了新时期中国文艺学美学探索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学界对这一"方法论热"的总结和研究,仍然不够深透。本文从更为广泛的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意义上借用和借鉴“文化记忆”这一核心概念及其要义,譬如“文化记忆”之社会性、文化性以及当下意识性等,以此来回望、剖析80年代文艺学美学“方法论热”在学界发展、起落的复杂状况,还原其生成的社会历史环境及思想文化生态,并从中反思和检省80年代文艺学美学探索的路径和经验教训。
    • 作者:周计武,
    • 会议名称:“文化记忆:时代、历史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对革命符号的反讽式挪用是当代艺术普遍采用的一种视觉表征策略.其目的是为了让不可见的文化创伤成为可追忆的视觉文本,并在文本的图像叙事中解构等级化的象征符号秩序.当代艺术对革命符号的挪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视觉语言的正向挪用与反向挪用;二是视觉形象的置换变形;三是视觉文本的戏仿.当然,并不是所有革命符号的挪用都是反讽式的.判断反讽至少有三个标准:语义的复调性、语境的共享性与效果的间离性.
    • 作者:封雪,
    • 会议名称:“文化记忆:时代、历史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影片《多桑》是导演吴念真根据对父亲一生的见证提供的一份证词、回忆录、口述史.它以一种纪录片式的手法展现了"多桑"及日治一代的身份认同危机.本文将以该影片作为切入点,结合理论与史料分析,解读台湾日治一代的集体记忆及身份认同问题.本文的理论思考从史学理论中的记忆转向出发,这一新出现的"记忆"是结构性的大写记忆,是实践、人为物质的集合,是福柯式的话语场,"记忆"自身也成为了历史的行动主体.故而,本文主要结合了记忆理论与空间理论,将"多桑"及日治一代置入其日常的生活空间进行考察,探究空间中象征符号的转变如何一步步扭转、塑造了人们的集体记忆与自我认同.
    • 作者:朱寿桐,
    • 会议名称:“文化记忆:时代、历史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中国新文化已经走过100年的曲折而辉煌的历史.虽然它正在被经历,被体现,被建构,但它过去了的历史也迅速成为记忆的对象,成为记忆的内涵甚至是记忆的方式.新文化的历史毕竟是现当代历史,它与人们的经验和体验很近,这使得有关它的记忆不仅成为可能而且非常方便.但这样的记忆绝不简单.这里所包含的许多文化记忆现象需要从学理上进行把握.笔者参与组编了《中国新文化百年史》通史著作及系列从书,策划初衷正涉及到如何理解及如何对待社会记忆和文学记忆的命题,围绕着这样的命题,基本解决了为什么要组编这套书,以及如何设计、组织这套书的基本学术问题。
    • 作者:严晓蓉,
    • 会议名称:“文化记忆:时代、历史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具有典型意义的景观是纪录影像建构记忆的基本符码.独立纪录片往往能够有效攫取反映时代现实特征的景观,作为时代记忆符码存在于影像中,并籍此留存社会的公共记忆.同时,大量碎片化的纪录影像也指向无数个体化的记忆,它们共同构成时代记忆的一个部分.
    • 作者:孙江,
    • 会议名称:“文化记忆:时代、历史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与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宏大叙事相比,本文讨论的问题鲜为人知,属于可以忽略不计的细节。对于这样一个细节,限于文字记载的制约,无法简单地运用因果关系勾连各种己知的、可见的表象事实来说明事件的本质,只能通过对事件留下的“痕迹”来爬梳辨析事件的语义学意义。在本文的叙述中,步兵第三十三联队中尉天野乡三分别出现在三个不同的场景:明信片、爱立逊事件和半个世纪后老兵的证言。在第一个场景里,交待了持有者天野乡三的身份;第二个场景发生的“爱立逊事件”可以佐证推测;第三个场景是记忆/证言,虽然回忆者均不在第二个场景中,他们对第二个场景的回忆属于道听途说,但是,作为涵盖第二个场景的背景—“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参与者和目击者,他们对天野乡三恶行的回忆或具有个别性或带有普遍性,但他们的回忆丰富了对天野乡三其人形象的认识。
    • 作者:靳大成,
    • 会议名称:“文化记忆:时代、历史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文中以笔者自身的阅读经历,讲述了以先秦思想家孔子、孟子、荀子、韩非等人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文化对笔者思想的形成及影响.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笔者也积极地参与到引进西方现代文学理论与现代主义的大潮中,扮演了自己也未意识到的相当盲目的角色。今日回首,必得澄清一些最为基本的认识误区,清理一些习焉不察的思想观念、历史认识,拿出客观面对的态度,同时也探讨一下当下思想界、学术界的某种思潮。
    • 作者:黄旦,
    • 会议名称:“文化记忆:时代、历史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所有开头都包含回忆因素".中国现代报刊是在晚清开其端.在这一开头中,包含何种"回忆"并以此来引见或接引这一新媒介,就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本文的视点在于媒介—报刊,并且是将报刊置于“回忆”与当时现实的连接点上来加以审视,把报刊的“开头”看成是互为展开,是一种双向辩证的认知关系,“人们在其中的推测都是被人们兴趣的对象所强加和修正的,从前的一切,无论是自身或他者的文化,既被揭集也被建构,既被发现也被想象。”因此,关于报刊的“回忆”因不同时空自有不同变化,并非只有一个端点,从而既影响关于报刊的述说也影响报刊实践。而法国社会学家路易.凯雷说过,一个社会文化系统“不是由该系统的传播工具或传播技术,而是由运行于该系统中的知识装置而定义的,此装置的目的在于生产知识以及行动的动机性和规范性框架,使这些知识和框架生效,并将它们传输出去。”以此来关照晚清中国关于现代报刊的历史记忆,虽然是各有所本,就其基础看,却有明显的相似。
    • 作者:扬子,
    • 会议名称:“文化记忆:时代、历史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本文以上海民间淮剧戏班的剧场与表演实践为例,探讨全球文化流动的框架中,地方性文化处于何种位置,以及在地方性日益被消解的全球都市空间中,全球化与地方性文化如何相互建构,进而探讨地方性主体如何通过"剧场"及"表演"实践构建记忆政治,从而重建共同体及其身份认同.
    • 作者:周海燕,曹恩惠,
    • 会议名称:“文化记忆:时代、历史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本文以知识考古学为基本理论框架,运用集体记忆理论、话语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考察了"红二代"这一互联网上值得关注的当代中国话语实践现象.研究显示,"红二代"这一话语实践与当代中国对革命传统的集体记忆建构紧密相连.利用戏仿、拼贴、同构等意义迁移的话语策略,"红二代"与"富二代"、"官二代"等构成了"二代系"的民间话语陈述群.作者重点考察了互联网网民作为话语建构者的主体性:他们是如何参与到"红二代"的话语建构过程之中的?作者指出,互联网上的"红二代"话语建构的过程,其实质是民间话语对国家政治合法性相关集体记忆再建构的过程.
    • 作者:Yan Jia,阎嘉,
    • 会议名称:“文化记忆:时代、历史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本文借助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对西方现代小说作家卡夫卡的作品与中国"文革"小说的创伤书写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卡夫卡从1980年代以来对中国"文革"小说的创伤书写产生了极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生存的荒诞性和悖论的展现方面,同时也体现在对一种"冷酷"的文学写作风格的追随和仿效方面,借此着力展示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痛苦和死亡在人们内心深处刻下的创伤.通过此种比较,可以看出中国"文革"小说写作风格发展演变的轨迹.
  • 摘要:本文以集体记忆为理论视角,通过对《重庆日报》等纪念性报道的话语分析,探析对"重庆大轰炸"集体记忆的媒介建构.研究发现:首先,"受难者"作为主导性话语叙事,新闻采用遮蔽抵抗而凸显罪行、受害人口述见证等话语策略,与战争赔偿诉求的现实语境联系;其次,新闻媒体通过对纪念日的常规化报道,将其建构为全民族勿忘的"国耻",并构连国家公祭日,与爱国主义教育相呼应,实现集体记忆建构的当下性透视效果.
    • 作者:李同路,
    • 会议名称:“文化记忆:时代、历史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本文以莫言小说《蛙》为例,探讨有关生育的传统文化记忆在现代启蒙运动中如何被边缘化,又如何支持了农民对计划生育过程中国家采取的暴力手段的抵抗,以及最终在新自由主义时期如何以类似宗教信仰的物化形式被重新激活.文章认为,计划生育不只是一个社会政治实践,更是一个文化实践.这一实践折射出了整个二十世纪现代启蒙运动、民族-国家重建、以及市场化过程中科学理性、信仰以及暴力之间复杂的内在关联.
    • 作者:Xilin You,尤西林,
    • 会议名称:“文化记忆:时代、历史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记忆文化包括保存事实、解释意义与强化纪念三层内容.文化记忆是其信仰层面.当代文化记忆区别于专制教化而成为现代性信仰的建设方式,它同时超越现代性自由记忆的诸神纷争与覆盖记忆的现代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当代文化记忆是现代化转型的一个功能环节.记忆重审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背景与基础,并以文化纪念整合民族国家精神.文革记忆曾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转型的主要策动心理与社会共识的底线,但九十年代以来社会阶层严重分化引发文革记忆及其解释的分裂.文革记忆超越宿怨臻于文化记忆的民族和解升华,有赖于中国现代化的公平公正目标,它同时也是这一社会目标的精神引导.
    • 作者:李庆西,
    • 会议名称:“文化记忆:时代、历史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严格说来不是一个朝代,只是夹在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个短暂的历史过程.文中对三国叙事的传世文本和传播途径进行了梳理,这只是一个层累地造成的文化堆积,其中包含的记忆信息是丰富而驳杂,很难统一到某种知识谱系中,难以作出条分缕析的学理性认识。混沌的历史记忆,映照着五花八门的现实图景,那个不到一百年的历史过程,对思想史之影响恐怕如何估计都不过分。
    • 作者:王宁,
    • 会议名称:“文化记忆:时代、历史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最近这两年,在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后,紧接着又开始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七十周年.这两个历史事件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确实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本文主要讨论一战留给人们的遗产.作者认为,尽管中国并未在那场战争中受到太大的灾难,但仍应对当时风行的普遍主义的合法性进行质疑.当人们谈论普遍主义时,立即就会想到同样重要的现代性这个课题,尤其是中国语境下的现代性.现代性代表的是所有世人的良好愿望和巨大利益,但是由于现代性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条件,因而它也表现为不同的模式.在本文中,作者在反思一战的同时,以中国为例说明现代性是如何从西方引进的,它又是如何按照自己的国情而被重新调整的,因而它的发展就是不平衡的.作者试图证明,既然中国的现代性是一种另类的现代性,它一方面对全球现代性的宏大叙事有所贡献,另一方面又解构了所谓的"单一现代性"或"普遍主义的"现代性的神话.世界主义也是这样,尽管它是一个西方的概念,但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也有着与之平行的世界主义因素.而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应该考虑到世界主义的多元发展方向,作者基于前人和国际同行的研究,提出了自己建构新的世界主义.
    • 作者:南帆,
    • 会议名称:“文化记忆:时代、历史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历史"和"记忆"分别涉及笔者的两个工作领域:文学批评和散文写作.之所以刻意区分“历史”与“记忆”,一个重要的目的是重述二者与文学的关系。文学如何表现历史—为什么要表现历史?文学如何表现记忆—文学处理记忆的时候出现了哪些不同于前者的特征?这些问题隐含了复杂的理论头绪,笔者根据自身的两个工作领域考察这些问题。其基本意图是,描述文学、历史、记忆三者之间如何交汇和如何互动:“历史”意味着过往发生的一切,历史话语或者文学话语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叙述种种往事;个人记忆保存了历史的某些内容,记忆的叙述与文学的叙述时常异曲同工。
    • 作者:胡志毅,
    • 会议名称:“文化记忆:时代、历史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城市记忆是一种空间的记忆,也是一种社会记忆或者说文化记忆.文化记忆理论涉及的文化文本不囿于语言形式,还包括“图片、体态、舞蹈、仪式、风俗、习惯、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城镇面貌甚至包括乡村风光”。哈拉尔德·韦尔策认为,“只有通过‘文化造型’,即通过就过去进行的有组织的和仪式化的沟通和交往,才能把这种记忆的内容持久固定下来”。上海的记忆和北京不同,也许可以说是"京派"和"海派"的区别.如王安忆的关于上海的《长恨歌》、张爱玲关于上海、香港的《倾城之恋》、白先勇关于上海、台北的《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等,构成了城市的互动仪式。
    • 作者:郑欣,赵呈晨,
    • 会议名称:“文化记忆:时代、历史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现有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人们更多地关注现代性、城市化的问题,然而新生代农民工的乡土性往往被忽视,这主要因为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去乡土性才是城市适应的终极目的.其实,从文化适应的角度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并不是与城市无限接近的单向过程,而是实现多元文化适应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尊重乡土性或许是使新生代农民工完成城市适应的重要路径之一.本研究通过30多名新生代农民工的深度访谈发现,乡土性是一种难以磨灭的故乡情结,亦称为乡愁,也是一种集体记忆.集体记忆的生存需要特定的场域和群体,因而在城市生活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乡土记忆螺旋式地经历着"模糊-断裂-建构"的过程.这种集体记忆的重构让多重文化的认同成为可能,进而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在乡土记忆与城市文化认同之间形成一种新的平衡,这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也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