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文会议>2017全国茶业创新学术研讨会

会议信息

  • 会议名称:

    2017全国茶业创新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 2017
  • 召开地: 陕西西乡
  • 会议文集: 2017全国茶业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主办单位: 中国茶叶学会
  • 出版时间: 2017-10
  • 排序:
  • 显示:
  • 每页:
全选(0
<1/5>
81条结果
  • 摘要:茶鲜叶萎凋是红茶加工的关键环节,与后续的制茶工序以及茶叶品质关系密切.针对目前红茶光质萎凋作用机理尚不清晰的问题,以实现人工光质设施萎凋为出发点,研究5种不同的LED光源对红茶萎凋叶叶绿素荧光及生化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二者的关联性,探索光质萎凋对红茶品质的作用机理,以期为实现红茶光质萎凋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黑茶是湖南仅次于绿茶的第二大茶类,也是湖南省重要的特色茶类.黑毛茶作为黑茶产品的原料,其品质好坏直接影响到黑茶质量的好坏.本研究以1芽4、5叶机采鲜叶为原料,研究了黑毛茶加工过程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儿茶素总量及儿茶素单体等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并以以水浸出物含量(Y)为因变量,其他生化成分含量为自变量(X)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 作者:李磊磊,孙云,
    • 会议名称:2017全国茶业创新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摘要:白茶因其制作工艺不炒、不揉而保留了丰富的活性酶和多酚类等物质,具有出色的药理和保健作用.随着市场对白茶需求量不断扩增,因此对白茶进行深加工很有必要.通过单因素实验,综合原料老嫩程度,充分考虑功能成分与成本因素,最终确定寿眉白茶实验因素水平,以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比作为自变量,浓缩浸提液的感官评分作为影响值,采用Design-Expert8.05版软件对实验结果做响应面法统计分析,研究各单因素实验结果,以保障白茶浸提得率基础上,设置原料白茶各因素不同水平,研究寿眉白茶感官评价影响.
  • 摘要:水热法是指在密封的压力容器中,以水为溶剂,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密闭反应体系中水受热变成蒸汽并形成一定的压强,茶叶中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的碳链发生裂解,形成分子质量更小的水溶性多糖.水热法不需要添加其它化学物质或酶制剂,生产设备也比微波法和超声波法简单,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本次实验首次将水热法应用于茶多糖的提取,并结合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3个因素研究茶多糖提取得率.运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为茶多糖的提取提供崭新的思路与实验依据.
  •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以黄观音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硒浓度(亚硒酸钠)对茶树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特征的影响.试验设计7个硒浓度处理,分别为对照(不施硒肥,CK)、0.5mg.kg-1、1mg.kg-1、2mg.kg-1、4mg.kg-1、8mg.kg-1和16mg.kg-1.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加,黄观音茶树各生长指标、光合色素及光合性能指标基本均呈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现象,且均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在亚硒酸钠浓度为0~8mg.kg1范围内,茶树各生长而光合生理指标均有一定程度增加(类胡萝卜素除外),其中4mg.kg-1亚硒酸钠处理各指标增幅最大;亚硒酸钠浓度达到16mg.kg-1明显毒害作用,显著降低叶片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从而抑制茶树生长.以上结果说明,土壤施用低浓度亚硒酸钠以4mg.kg1为宜,此时可有效促进茶树叶片光合色素的合成,提高叶片光合作用,从而有利于茶树生长和发育,过高则抑制茶树生长发育.
  • 摘要:基于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开发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EST-SNP分子标记,具有数量丰富、多态性高、适合于高通量分析等优点,不仅可用于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构建遗传图谱、品种选育、进化和种群多样性等研究,且EST-SNP直接与功能基因相关,可为遗传性状功能解析和功能基因克隆提供了便利.本论文主要利用EST-SNP分子标记技术,以两大饮料植物茶和咖啡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应物种SNP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 摘要:近年来茶园土壤酸化带来的铝活化造成茶树铝毒害,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研究茶树耐铝/解铝毒机制,一方面可以深入了解铝对茶树的影响,另一方面为耐铝茶树品种的培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本论文通过检测不同浓度铝处理下(0mM,0.1mM,0.4mM,2mM和4mM)茶树根系的伸长量和根系活力,茶树叶片可溶性糖、保护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以明确茶树耐铝和铝毒害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 ,根系有机酸和细胞壁果胶甲醋化参与茶树耐铝/解铝毒机制,随着铝浓度的升高,铝可能通过刺激有机酸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着有机酸的含量及分泌的变化和刺激PME基因的表达调控细胞壁果胶甲醋化程度来参与茶树耐铝/解铝毒机制。
  • 摘要: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是茶园中一种重要的同翅目害虫,其成虫通过刺吸式口器取食为害茶树叶片,给茶叶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由于该叶蝉的分子生物学背景较少,本研究利用了Illunima HiSeqTM2000/MiseqTM的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对茶小贯小绿叶蝉成虫进行了大规模测序,共获得了6.48G的Clean bases,经转录组拼接后,获得109084条unigene序列,拼接转录本的平均长度(mean length)为944bp.根据Blast注释分析后,初步筛选和发掘了若干条与小贯小绿叶蝉嗅觉可溶性蛋白全长基因,包括10条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s,OBPs)和4条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s,CSPs).本研究为系统研究小贯小绿叶蝉的嗅觉生物学特征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积极意义.
  • 摘要:为了研究茶树中谷氨酸脱羧酶基因家族对茶树GABA合成的作用效应,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对茶树中GAD基因家族中的两个成员CsGAD2和CsGAD3的CDS区进行克隆,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在线数据库对茶树CsGAD2和CsGAD3进行蛋白结构分析与功能预测.RACE克隆得到CsGAD2的cDNA长度为1872bp,开放阅读框全长为1,539bp,共编码512个氨基酸;CsGAD3的cDNA序列为1,833bp,开放阅读框长1,482bp,共编码493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sGAD2、CsGAD3编码的蛋白分子量分别是58,027.0Da、55,757.20Da,都是细胞质蛋白,具有亲水性,不存在明显跨膜区域,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是主要的结构元件.CsGAD2在C末端氨基酸序列与CsGAD3不同,缺少色氨酸,推测CsGAD2可能不结合CaM.
  • 摘要:目前利用代谢组学方法和分析技术研究不同等级政和白牡丹的代谢物差异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拟通过测定和鉴定不同等级白牡丹的差异代谢物,以深入探明不同等级白牡丹之间代谢物的变化规律及其保健功能差异,这对于进一步完善白牡丹不同等级品质的形成机理及其关键影响因子的理论,提高白茶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本研究在茶树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以铁观音茶树的芽叶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茶树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12-FAD(△12-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包含完整ORF的cDNA序列(CsFAD2和CsFAD6).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CsFAD2的全长为1184bp,其开放阅读框(ORF)长度1149bp,编码382个氨基酸,定位于内质网上,其氨基酸序列与油茶FAD2的同源性最高达97%;CsFAD6的全长为1425bp,其ORF长度为1311bp,编码436个氨基酸,定位于叶绿体上,其氨基酸序列与葡萄FAD6同源性达81%.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sFAD2和CsFAD6对逆境具有不同程度的响应表达.
  • 摘要:本研究利用100对EST-SSR标记对144份贵州野生茶种质资源群体进行分析,检测到495个等位基因.贵州野生茶种质资源平均观测杂合度(Ho)、平均期望杂合度(He)、Shannon信息指数(Ⅰ)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是0.70、0.68、1.25和0.63.144份资源在GS值0.5779水平上把144份资源分为5大类.第Ⅰ类包括28个材料,;第Ⅱ类包括96个材料,第Ⅲ类包括9个材料;第Ⅳ类包括8个材料.第Ⅴ类包括2个材料.
  • 摘要:丹桂茶树叶质软厚,内含成分丰富,制成的闽南乌龙茶花香清高且浓郁持久、滋味醇厚回甘、汤中透香.烘焙为闽南乌龙茶加工的重要工序,常因茶树品种、茶叶档次等因素而异.本研究以丹桂乌龙茶毛茶为对象,探讨不同烘焙温度对丹桂乌龙茶感官品质、主要生化成分及香气成分的影响,旨在探究出丹桂乌龙茶较佳的烘焙工艺参数,为丹桂乌龙茶的烘焙技术提供参考.
  • 摘要:目前市场上的黄茶品质良莠不齐,主要原因是各地黄茶所用的鲜叶品种不同,以及配套的制作工艺差异性大.黄茶的最终品质与其加工工艺密切相关,但品质的基础和前提是茶树的品种,本文选择6个不同品种的鲜叶,使用同种加工工艺制成黄茶,通过色差、感官及生化成分分析,了解不同品种鲜叶制作的黄茶品质上的差异,并探索其中的原因,有利于筛选适制黄茶的茶树品种,对黄茶的加工有理论指导意义.
  • 摘要:为了更加系统和全面地了解茯砖茶发花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及其发酵机理,本文以不同地域加工的茯砖茶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技术对其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域加工的茯砖茶中细菌种类丰富,分为9个门、16个纲、29个目、50个科、66个属,其中厚壁菌门中的乳球菌属(Lactococcus)占绝对优势;α-多样性分析表明,湖南产区加工的茯砖茶中细菌丰度和多样性最高.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克服了传统纯培养及PCR-DGGE技术的缺陷,全面反映了茯砖茶发花中的细菌群落结构,为后续发酵微生物的功能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摘要:采用塔宾曲霉液态发酵绿茶水提物制备速溶普洱茶,并对其进行真菌毒素、理化成分分析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被检测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G1、B2、G2,环盐酸吗甲吡嗪酸,烟曲霉毒素B1、B2、B3和赭曲霉毒素A均低于检测限,即所检测样品未被真菌毒素污染.液态发酵法所制速溶普洱茶中的茶褐素、茶多酚和总黄酮高于传统固态发酵法所制速溶普洱茶(p<0.05),且其汤色更暗,颜色更红褐;而其没食子酸、总儿茶素、茶黄素、茶红素、氨基酸、总糖和多糖含量则低于固态发酵速溶普洱茶(p<0.05).相应地,液态发酵速溶普洱茶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低于固态发酵速溶普洱茶.
  • 摘要:茶黄素(Theaflavins,TFs)的酶促合成是近年来研究的焦点,但重点关注于TFs方面,缺乏对其底物茶多酚酶促氧化的研究.本研究在优化勐库大叶种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合成TFs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其酶促氧化儿茶素和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的影响,结果表明儿茶素消耗与TFs形成间并不完全同步,且在酶促氧化的过程中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和GA的含量还有所增加.
  • 摘要:远安黄茶是中国特色茶类之一,其外形卷曲紧结带钩,色泽黄绿油润带爆点,香气高长,俗称\"环子脚、鱼子泡和锅巴香\".黄茶的适制品种筛选、闷黄工艺优化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关进展,但远安黄茶\"锅巴香\"的干燥工艺还缺乏深入研究,主要是因为远安黄茶在高温干燥过程中,需要均匀加热,并在干茶表面形成一致的爆点,才能达到\"鱼子泡和锅巴香\"的要求.目前大生产中主要采用热风和滚炒方式,其中热风干燥以热空气为媒介对茶叶进行高温干燥,滚炒干燥则通过茶坯与高温筒壁的反复摩擦来改善香气,近年相关学者采用恒温远红外技术对绿茶进行干燥作业,取得了相关进展,但这些技术还未能应用于远安黄茶的大生产,采用热风和滚筒干燥也容易导致远安黄茶的鱼子泡分布不匀,锅巴香的品质特点也欠缺稳定.本试验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新研发的干燥设备,比较不同时间对远安黄茶的感官得分、茶叶色泽、理化成分和香气组分的影响,从而优化提出新工艺,为远安黄茶干燥工艺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
  • 摘要:以广东潮州产的凤凰单丛乌龙茶为实验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方法对茶叶香气物质进行吸附提取。利用谱库和文献描述对得到的质谱图进行串连检索,以各香气组分的峰面积占总面积之比值表示组分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全部茶叶样品在冲泡过程共获得37种香气组分,叶底获得51种香气组分。不同等级的茶叶中香气物质的差异并不显著。乌龙茶的特征性成分包括具有花香的橙花叔醇、茉莉内酯、茉莉酮甲酯、吲哚、香叶醇、法呢烯、沉香醇及其氧化物等化合物,研究表明,某些品种的乌龙茶,如铁观音还含有较多的法呢烯,单丛乌龙含有较多的吲哚以及芳樟醇等。
  • 摘要:茶树鲜叶采后失水(萎凋/摊放)是茶叶品质形成的关键步骤.本研究通过茶树鲜叶采后失水转录组及代谢组分析发现:类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均显著下调表达,儿茶素总量、EGCG和EGC含量随着采后失水时间延长、鲜叶含水量下降而呈显著下降趋势.该结果将有助于分析茶鲜叶采后失水过程中类黄酮代谢的分子调控机理.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